重點推進福廈泉 綜合物流樞紐建設
《方案》提出,要建設銜接一體的全鏈條交通物流體系,其中包括建設樞紐節點城市網絡。重點推進福州、廈門和泉州三大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建設,加快福莆寧和廈漳泉大都市區物流主樞紐建設,把福州、廈門、泉州建成實現“一帶”與“一路”無縫對接的陸海樞紐城市。
優化物流園區規劃布局,重點建設一批具有公共服務屬性和多式聯運功能、運輸組織無縫銜接的綜合貨運樞紐,力爭各設區市均有高效銜接的綜合貨運樞紐。依托沿海大型集裝箱港區、散雜貨港區等,加快推進陸海聯運物流樞紐建設;同時,依托國、省干線公路,加快發展公路港網絡,重點建設一批綜合型、基地型和驛站型公路港。
在主要產業聚集區、商貿集散地、電子商務集中區,建設一批專業化物流配送中心和快件處理中心。在自貿試驗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倉儲轉運配送中心、快件集散中心、網購保稅進口商品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分撥中心和集中采購分撥配送中心。在主要城市建設若干個區域物流采購、配送中心,推進縣級物流中心和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網絡建設。
探索“一票到底”的聯運服務
在構建集約高效交通物流服務平臺方面,《方案》指出,要推進“互聯網+”車貨匹配,支持公路港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整合線下物流資源,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網絡。推進“互聯網+”運輸協同,試點推廣多式聯運電子運單系統,在重點領域探索實行“一票到底”的聯運服務。推進“互聯網+”倉儲交易,建立全國性或區域性倉儲資源網上交易平臺,推動倉儲資源在線開放和實時交易。推進“互聯網+”供應鏈管理,鼓勵物流企業向供應鏈上下游提供延伸服務,發展適應“互聯網+”大規模定制的智能集成式物流模式。
同時,要創建協同聯動的交通物流發展新模式。其中,加快推進部、省甩掛運輸試點工程,推動區域甩掛、多點循環式甩掛、企業聯盟甩掛、省際合作甩掛運輸發展,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省甩掛比達到1∶2。加快推廣“一單制”,推動集裝箱鐵水聯運、鐵公聯運兩個關鍵領域在“一單制”運輸上率先突破。推廣托盤(1.2米×1米)、周轉箱、集裝箱等標準化裝載單元循環共用,鼓勵企業建立區域性、全國性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在快速消費品、農產品、藥品等領域開展試點,支持開展托盤租賃、維修等延伸服務。
鼓勵貨運車輛重型化、廂式化和專業化發展,《方案》明確,力爭到2020年,全省廂式車輛所占比重位居全國前列,達到50%以上,省、市重點物流企業廂式車比重達到60%以上,全省重型車、專用車比例提高到40%和20%。
營造降本增效交通物流市場環境
降本增效的交通物流市場環境能夠助推物流行業的良性發展。《方案》提出,要降低物流收費水平,其中,繼續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探索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和標準貨運車型計重收費的ETC應用。
同時,降低產業物流成本,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推動物流企業為生產企業提供采購物流、入廠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等精細物流服務,建立面向企業用戶的一體化智慧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降低生產企業物流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指出,要推動跨區域口岸合作,實施申報人自主選擇通關口岸,實現多式聯運一次申報、指運地(出境地)一次查驗。推進口岸通關全程電子化,進一步完善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動與周邊省市國際貿易物流“單一窗口”互聯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