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行業信息化的調查及解決方案推薦 |
2011-11-7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m.jumeihua.com.cn) |
近年,隨著網絡購物、網上支付、移動電子商戶的數量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大舉進軍倉儲業,自建物流基地。2008 年末我國倉儲企業的數量已達17416 個,倉儲業的從業人數已達51.1 萬人,倉儲業的營業收入達3020.9 億元。2010 年,新建倉庫的面積達213萬平方米,比2009 年增加70 萬平方米。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認識到,沒有強大的倉儲資源網絡,沒有控制和管理物流倉庫的能力,就難以發展成為有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但是目前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現在都面臨著倉儲難的問題,倉儲已經成了制約物流行業發展,并且推高流通成本的一個棘手的問題。那么,如何破解這道難題?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數字化倉儲庫房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
◆ 行業應用水平低
倉儲管理是企業現代化管理轉化中的重要環節,為更高效地滿足供應鏈上下游需求提供支撐。對現代倉儲企業而言,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現代倉儲管理的重要支柱,自動貨架、自動識別和自動分揀等系統,以及條碼技術、RFID 等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倉儲企業應用。
不過,由于目前國內倉儲業投資能力有限,面對急劇增長的需求,新型庫房數量短缺,配送車輛、集裝技術、揀選技術、信息技術等都應用不足。我國1.7 萬多家倉儲企業中,只有20%左右的企業擁有成熟的WMS (倉儲管理系統),1/3 企業仍然沒有推廣應用先進、規范、適用的倉儲管理系統。甚至,有的倉庫還以人工為主的原始管理狀態,倉庫作業大部分靠人拉肩扛,只有少量的機械設備,作業效率相對低下,出錯率較高,在承接高端及國外業務時無法提供相應的信息接口。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倉儲品類、數量的增加以及出入庫頻率的劇增,傳統的倉儲數據不能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有效的對接等問題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的運行工作效率和降低倉儲成本的訴求。而建立一套能夠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實時交互的,以自動化識別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化倉儲管理系統成為迫切愿望。
◆ 信息化提升效率
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現代倉儲企業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用,大大提高了倉儲物流的效率。作為現代物流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現代物流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的美國,其正是借助不斷升級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構筑了當今最強的物流體系。以美國四季產品倉儲公司為例,其在選購倉庫管理系統軟硬件時,就強調通過軟硬件的優化和系統的升級,必須達到實時運營,包裝箱和托盤存貨數據精確,語音自動識別,全自動化包裝箱分揀,優化倉庫存貨的功能,把產品分揀誤差和因為倉儲錯誤而導致的銷售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化提高貨物儲存精確率。
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尤其是數字倉儲管理系統的出現,使得這一愿景得以實現。在數字化倉儲管理系統中通過引入條碼技術,對倉庫的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數據進行自動化的數據采集,保證倉庫管理各個作業環節數據輸入的效率和準確性,確保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通過科學的編碼,還可方便地進行物品的批次、保質期等進行管理。數字化倉儲管理系統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對接,使得企業各個環節對于倉儲管理的數據檢索的需求成為可能。
數字化倉儲管理系統應用自動化識別技術,真正實現了數據的自動化采集,減少手工書寫單據和送到機房輸入的環節,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庫房信息陳舊滯后的弊病,數字化無線倉儲系統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進行銜接使得數據實時查詢、實時盤點成為可能;通過數字化無線倉儲管理,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率、明顯改善服務質量、消除事務處理中的人工操作、減少無效勞動力投入、消除因信息不準引起的附加庫房存量、提高資金利用率和降低倉儲成本等目的。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m.jumeihua.com.cn)”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m.jumeihua.com.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m.jumeihua.com.cn)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